立體綠化現在已經成為我們平衡生態的重要手段了,現在面臨的只是慢慢被接受的過程。
1、拓展綠色空間,提高城市綠化面積,促進城市生態環境改善。在德國,開敞型屋頂綠化50%以上的面積會被計入綠地率。
2、緩和建筑表面極端溫度,延長建筑使用壽命。德國的研究資料表明:在綠化覆蓋下的屋頂平均壽命是40~50年,而裸露屋頂的壽命只有25年。
3、 構建生態建筑,促進節能減排。根據上海植物園近年來的研究表明,上海地區在夏季高溫時期,屋頂綠化使建筑外表面溫度下降24.6℃,內表面溫度下降3~5℃,室內空調可節電20%。有壁面綠化的墻面比沒有綠化的墻面溫度可低5~14℃,相應的室溫可降0.5~5℃,西曬問題得到有效緩解。
4、維持碳氧平衡,緩解溫室效應,緩解城市熱島效應。加拿大的一項研究表明,如果多倫多市屋頂面積有6%(650萬平方米)被綠化,其直接的效益是:熱島效應降低1~2℃,直接溫室氣體排放減少1.56兆~2.12兆噸/年。
此外,立體綠化還可減少粉塵,降低噪音;蓄貯雨水,暴雨滯留,緩解洪水;增加空間綠化景觀,美化環境。百利而無一害,成為城市主流配置,只是時間問題。